軟木塞由栓皮櫟的樹皮制成。栓皮櫟屬于櫟木類落葉喬木,是生長在地中海(Mediterranean)西部某些地區(qū)的一種生長緩慢、終年常綠的橡木。栓皮櫟有兩層樹皮,內(nèi)層樹皮具有生命力,而外層樹皮可以剝除,不會影響樹木的生存。栓皮櫟外層樹皮能為樹木提供綿軟的保護層,它也是天然的絕緣層,能夠保護樹木免受火災(zāi)影響;內(nèi)層樹皮是每年新生外層樹皮的基礎(chǔ)。栓皮櫟樹齡達到25年時,才能進行第1次收獲。但是第1次收獲的橡木皮密度和大小都很不規(guī)則,不適合做酒瓶瓶塞,通常用來做地板或良好的絕緣材料。9年后,才可以進行第2次收獲。但是這次收獲的質(zhì)量仍然達不到制作軟木塞的要求,只能用于制作附屬產(chǎn)品,比如鞋子、飾品和家居用品等。到第3次收獲時,栓皮櫟的樹齡已經(jīng)超過40年了,這次收獲的樹皮可以用來制作軟木塞了。此后,每9年栓皮櫟都會自然形成一層樹皮。通常,栓皮櫟的壽命為170-200年,它的一生能有13-18次有用的收獲。
一塊栓皮櫟從采割到制成軟木塞成品的過程并不簡單,通常耗時半年以上。首先,每年的5到7月份,熟練工人開始對栓皮櫟樹皮進行采割。這時的天氣炎熱干燥,有利于將厚樹皮完整地剝除。同時,炎熱干燥的氣候偶爾會導(dǎo)致森林火災(zāi),因此,在采收栓皮櫟樹皮時,至少需要保留35%的樹皮,以幫助樹木繼續(xù)存活。采割完成之后,工人們在樹干標記好本次采收的年份,確保每棵樹下次都能在正確的時間內(nèi)采收。
剝?nèi)〉臉淦げ荒荞R上被利用,需要露天存放,利用夏天的高溫蒸發(fā)掉樹皮中的水分,還需要秋天雨水清洗和稀釋樹皮中的單寧。經(jīng)過大概6月的晾曬后,栓皮層性質(zhì)變得穩(wěn)定。然后,這些樹皮被存放在混凝土地面或干燥的地面上,等待下一步處理。
經(jīng)過自然干燥后的樹皮將會被放入加蓋的罐子中浸泡水煮。這個過程可以軟化和清洗樹皮,去除灰塵和一些水溶性物質(zhì)。在水煮的過程中,工人們會定期清理和過濾蒸煮樹皮的水,在必要時也會補水,以避免交叉污染。經(jīng)過蒸煮后的樹皮會變成平整且易于加工的軟木板。
初次蒸煮后,工人根據(jù)樹皮的厚度和細膩程度進行分級,去除密度低和被害蟲侵蝕的部分,并進行第二次熏蒸,進一步去除木板的橡木味。再次熏蒸后的軟木板晾存1-3天后,工人就可以切割打孔了。如果是天然軟木塞,需要從厚木板中直接完整切割出來,由技術(shù)熟練的工人純手工操作。剩余的木板可以制作軟木片,或者磨成軟木屑。這些軟木屑經(jīng)過分揀、粘合、分段、壓片、光滑切割和拋光之后,就能被制成聚合軟木塞。